序
老友王正教授是我1951的忘年交, 在过去的57年中, 我们是共同度过那漫长的岁月, 所以我是看着他逐步成长, 开创他的人生奋斗历程的见证人。他是哈尔滨第四中学校毕业生, 没有念过大学, 但是他在60岁由哈尔滨商业大学离休时的职称是副教授。这就说明他是经过了多少奋斗, 闯过了多少难关, 创造出多少成果, 才赢得了这个荣誉。由此可以想象他的一生一定是不平凡的一生。一定有许多事迹和作品记录着他的光辉的历史。
现在放在眼前的这本《回忆录》就是他的六十年来的生活和工作及社会活动的记录, 也就是他的自传。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的家庭和他成长的关系, 亲人们对他的影响, 启示我们一个成功的人和他的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一个充满爱的家庭是他力量的源泉。
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的跳跃是经过多少顽强的努力钻研业务, 提高自己, 再提高教学, 一步一步上升的。他没有念过大学, 他就上业余大学进修来提高自己, 他的成长说明只要有雄心壮志, 努力拼搏就能开辟博学的道路。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把外行转变的内行。他就是榜样。
我们还可以看到他从小学就开始写作一直到现在, 在他的七十年中, 他所写的作品, 数量很多, 范围很广, 甚至还谈佛教, 我说他的这本自传成了百科全书, 内容丰富, 资料新颖, 令人爱不释手。令我惊讶的是他小学时写的作品也保留下来,收入本集中, 所以更为珍贵。
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是一个非常细心的人, 别人看不到的, 他看到了, 就小题大作。别人没注意的他注意到了,也要小题大作, 唤醒人们注意。他的这种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 有问必发的精神我们应该学习。
在这本书中收集了他的各时期的写作文章, 成为文库, 我们从他的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他写作的态度是非常认真的。他把他所积累的材料应用到著作中去, 为作品增加了分量。1994年他受中国文献信息学会的委托主编《中国速记百年史》,他负责编辑建国后中国速记的发展, 他全力以赴, 夜以继日, 用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工作。他平日所积累的速记资料丰富了《中国速记百年史》的内容, 为中国速记文化保留了珍贵的遗产。
由于他的博学广识, 他在离休以后积极参加文字改革工作, 速记学术交流工作, 秘书学术研究交流工作等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他的光辉的一生增添了许多亮点。
他的一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老有所为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向他学习.向他致敬。
颜廷超
2008年3月9日于哈尔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