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本该去采访朱先生,事实上,在一年之前,我们曾经这样做过。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人的言语时常是不肯表露内心的,即使是拥有“阳光下最光明的职业”的老师,也不例外。既然,那段采访不可信,让它呈现一次已经是罪孽了,我在此就不再引用惑众。
基于人性的现实,我作了一番自认为严格的逻辑推理。这段推理的目的地直指朱先生的内心。既然几乎全体学生以及部分老师、领导都一致反对,朱先生为何还执意要开设这门课,并定为必选课、考试课呢?
原因之一:考试课的学时较多,朱老师可以从中多获报酬。
原因之二:手写汉语速记实在是没有练兵场所,朱老师怕日久遗忘,便拿一茬接一茬的学生做靶子。
也许还有原因之三、原因之四,然而,够了!
人们的学习能力,由于受现有工具(文字)的制约,潜力远远没有挖掘出来,人们的听力一般每分钟能接受120~200个左右字,而我们现在写汉字仅能写40左右字(中学生30左右字),如果把书写速度提高到120~200字与接受速度相等,学习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这表明学习的工具(文字)为我们无可奈何地、不知不觉地拖住了,使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效率没有得到极大的发挥。
速记的特点是记录的速度快、效率高,它可以用比汉字快三倍以上的书写速度来记录别人的讲话或自己的思维,它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灵感迅速地记录下来。因此,速记在很多的重要场所和学习中,为争取时间,使记录的内容详尽、完整和准确,提高了记录的效率与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⑴ 学会了速记,可以提高书写效率,节省书写时间,减轻书写劳动强度。我们写汉字,每分钟只能写四十左右个字,用速记每分钟记录120 个汉字,是写汉字的三倍以上的速度,无疑是提高了书写的工作效率。所以《黑龙江经济报》说:“速记,是记录汉字的飞行军”。
⑵ 提高快速捕捉语言的速度,增强语言的思维敏捷反映能力,使人们的智力得到了提高。现在人们的书写速度每分钟仅仅能写三五十个汉字,头脑的思维反映能力和思维速度也不高,一旦使用了速记,使用每分钟120字以上的速度进行记录,把听到的声音用速记符号写出来,就要经过听话、选字、择词、择符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使人们由习惯的慢思维逐渐提高到快节奏的思维和书写过程,这是思维的一次大的变革与飞跃,既提高了思维的反映运作能力,也使人的头脑更敏捷和聪明起来。
⑶ 养成使用速记的习惯,能促进知识的储存、提高和巩固学习的成果。学会速记以后,手写东西再不打怵了,看到一篇好文章、听到一首好歌曲就能迅速抄记下来,手勤快了,获得的知识就逐渐的多了起来,久而久之日积月累,掌握的知识就丰盛起来,不仅储存大量信息,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⑷ 增强采集各种信息的质量与速度,详尽完整可靠,提高传递信息情报的速度和效率。
⑸ 具备速记特技功能,速度在160-200字/分以上的学生,在就业时就能增强竞争力,在就业后能提高工作效率,会很快能得到部门领导的重视和群众的赞誉。
⑹ 速记具有特殊的保密功能,记录的资料不易泄密。这是因为:第一,速记尚没完全普及,许多人不认识速记符号;第二,速记是个人工作的秘密武器,一些常用词语符号可以自己创制;第三,即使统一了某些符号,由于学派的不同,还是互不相识,即便是同一门派的学生,由于使用的缩略方法的不同,也是不相识的。所以一般商业洽谈、秘密的交往、学生或个人的日记、一些试题和军事的侦察等都迫切需要速记。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都应该掌握速记,这是时代需要,也是自身素质和职业需求而必备的技能。文科和理工科的学生要学习掌握各种知识,毕业后的工作和学习,也时刻离不开书写。所以说:“速记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书写工具。”冯玉祥将军早年就“速记的功用和发展途径”发表演讲,结合军事制胜中“迅速、准确、秘密”的三个特点,分析和强调速记的重要功效。他说:“我主张每个小学生,从三年级起就应该学习速记,这样对于学生求学的帮助真是无法估计。”
第一,手写速记属于通用型,是大众化的记录工具,学习者不受年龄、性别和职业的限制,从十几岁的青少年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学会后都能实现120-200字/分以上的记录速度;
第二,手写速记不受场地限制,不需象速录机、微机受电源设备的限制。手写的速记只要有笔有纸即可进行记录,简捷方便还不易泄密;
第三,可以灵活使用省略(缩略)方法或临时制作略符,不象电脑速记要受词库量的限制;
第四,手写速记容易学习,大、中、小学生可以集中一个假期强化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每分钟记录100~120字的速度.他还可以与汉字夹杂混合使用,使课堂笔记、个人日记、起草文稿、抄写资料等,除了提高书写效率,节省时间,减轻书写的劳动强度外,对提高学习成绩是大有帮助的;
第五,在大型会议中,几千人的报告厅,使用手写速记,显得会议秩序井然、庄重、严肃,也表现出与会代表的素质水平;如果每人一台速记机,会场里噼哩啪啦的击键声,显得会场秩序混乱;
手写速记和电脑速记犹如自行车的两个车轮,相辅相成,要使两种速记各尽所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之对各类机关的工作和学生在学习上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评论